close

  最近在電視上偶爾會看到一個很蠢的廣告,廣告的背後不知道是哪一家公司,或是哪一個組織所製作的,但廣告的內容都在說明「減稅」的好處,就好像只要一旦減稅,就什麼都能解決,看到這廣告時,心中只有兩個字:愚蠢!

  在1970年代的時候,美國發生了“停滯性通貨膨脹”的問題,好巧不巧,今年美國又陷入了這一困境,何謂“停滯性通貨膨脹”呢?在總體經濟學中,指的是物價膨脹加上失業率同時上升的現象,即高痛苦指數的現象,而停滯性通貨膨脹發生的原因。

  通常是因為成本不停的推動,使得所有的東西都越來越貴,像是天災人禍,如戰爭、饑荒、大乾旱;或是生產要素價格提高,如石油價格上漲、工資率上升等等,若是這些狀況不停的出現,不是只出現一次就消失的情況,就可能會導至出現“通貨膨脹”,這個時候,若失業率也節節攀升,那就可能進入最糟糕的情況“停滯性通貨膨脹”。

  在當時,政府已經無法同時解決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的問題,這個時候「供給面經濟學派」就跳了出來,主張以優惠的財稅政策,特別是『降低稅率』來讓總供給增加,當時美國總統雷根一聽,覺得他們說得有道理,就馬上大力推行,所以後來人們說到「供給面經濟學派」時,都會說他們是運氣很好的學派,但相對的,他們是壽命最短的學派,為什麼?因為理論一出來沒多久,就馬上被當局政府所採用,但當時美國一採行這措施之後,卻發現“停滯性通貨膨脹”更加嚴重,所以他們成立沒有多久,就宣告理論錯誤,所以學派滅亡。

   以右邊那一個圖為例,橫軸是稅收,縱軸是稅率,當稅率超過某一個比例之後,實際圖上能收到的稅收卻會開始減少,「供給面經濟學派」就是主張當時的美國稅率太高,所以要減稅,當稅收降到中線左邊之後,反而可以使美國的稅收增加,結果實際的證明這是錯的,因為他們並沒有去實際證明稅率在整體稅收中是在中線的左或右,所以導至更糟糕的“停滯性通貨膨脹”,這裡要暸解的,在當時民眾的開銷與稅收狀況,與現在台灣相較之下,他們的稅率還比我們要高的很多……

  在那種情況下,政府減稅了,但民眾心中卻認為這種不景氣的情況會持續下去,所以有了錢之後不會亂花,反而把錢能存的全存起來,準備留待景氣好轉時再做打算,但這麼一來,政府本身就沒錢了,民眾又不肯花錢消費,景氣自然一日不如一日,若政府手中有錢,在景氣低迷的時候,還能靠大量的公共建設來刺激經濟活絡,但連政府都沒錢了,這下景氣哪能好轉呢?

  那個廣告……真的是要害慘台灣的經濟而已,可別相信那種片面之詞呀!哪怕看起來是多麼的有條有理的,背後存在的是什麼,倒真的頗讓人深省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梵 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